2014-08 利阿賀拿 p42-p45 在這地方要有長住的打算 利阿賀拿 丹尼斯‧高恩特 https://www.lds.org/bc/content/shared/content/chinese/pdf/language-materials/10988_zho.pdf?lang=zho
2014-08利阿賀拿 p42-p45 在這地方要有長住的打算 利阿賀拿 丹尼斯‧高恩特
我們也許會對自己的情況感到不滿,常常想著,困惑著,究竟何時事情才會有所改變。
我們若有這種想法,就會錯過靈性成長的美好機會。
就像許多孩童一樣,我也曾夢想自己長大後要做什麼。以我為例,我深信我會成為一位月亮上的消防員。在我五歲的心靈,總
認為我未來的生活絕不會是別的樣子。我猜想大多數人童年時都曾夢想過自己長大後的生活會是如何。我也猜想,我們大多數人在回顧自己的生活時,可能都會說:「這跟我以前想的不一樣!」
有兩節經文能讓幫助我們正確地看待自己的生活。
第一:「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
「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以賽亞書55:8-9)。
第二:「〔神〕做的事,沒有一件不是為了世人的益處;祂愛世人」(尼腓二書26:24)。
這些經文教導我們,即使我們不能了解為什麼,但天父所做的每一件事,最終都是為了我們的益處。而且因為神的意念和道路都高過我們的,我們需要提升我們的生活,才能與祂準備給我們的計畫更加和諧。
流浪時的困惑
我 們有時候會談到以色列的兒女在進入應許地前,在曠野流浪40年的情形。雲彩或火柱停駐在帳幕上方時,他們就停住,當它移動時,營隊就跟著移動(見民數記 9:15-18,21-23)。我猜他們也花了40年在曠野「困惑」,「困惑」於何時應該移動,何時應該停下,在哪裡停下,以及何時他們才會終於抵達應許 地。
這個故事很富於象徵意義。我們每個人在自己塵世的曠野中旅行時,都想要抵達「應許地」,與神永遠住在一起。
祂已應許會領導我們去到那裡。
雖然每個人都必須在相同的路線上流浪,在服從、悔改、接收聖職教儀並懷著信心持守的路線上流浪,但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
「主在你的生活中安置了(洋流一般的)神聖的影響力,這將引領你走向祂希望你在今生完成的個人計畫。透過聖靈尋求這項計畫,將它找出來並謹慎跟隨主已在生活中賜予你的神聖指引;使自己與之和諧,並且願意運用選擇權來跟隨。」1
想想看,對以色列營而言,哪一個會比較難忍受:是在一個不舒服的地方待上一年呢?還是在一個舒適的地方待上兩天,然後就走?
我認為這兩種情況都在同樣考驗著他們的信心。
對 我們而言也是如此。我們也許會對自己的情況感到不滿,常常想著,困惑著,究竟何時事情才會有所改變。也可能在我們對日常生活深感滿意的時候,事情卻沒有預 警地突然改變了。我們用什麼方式來回應這類情況,大大決定了我們的幸福。當我們(在這塵世)流浪時,若是把時間和生命都花在困惑上,也許就會錯過靈性成長 的美好機會。
你當今日付諸行動
1831年的春天,聖徒開始聚集到俄亥俄州的嘉德蘭。有一位名叫里曼‧柯普雷的成員同意讓一群從紐約州考斯威爾來的聖徒,留在其位於湯普生的農場上,該地距離嘉德蘭只有一小段路。
1831年5月,主賜給先知約瑟‧斯密啟示,說:「我把這塊地聖化給他們一段短時期,直到我,主,為他們預備別的地方,並命令他們前往的時候為止;那時辰和日子沒有告訴他們,因此他們在這地方要有長住的打算,這必變成是對他們有益的。
這些聖徒就像那些在曠野跟隨雲彩的以色列的兒女一樣,知道自己不會永遠居住在柯普雷的農場,將來總要繼續前進。
然而,無論他們會在那裡停留多久,他們都要有長住的打算,彷彿要在那裡住上好幾年一樣。
那麼,主為什麼要給他們這個忠告呢?
有些人在看到別人生活在比較好的環境時,可能會因為自己住在篷車或住在泥濘的田野上搭建的帳棚內而感到沮喪。主的這項忠告或許能改變他們的觀點,讓他們能從沮喪變為充滿希望。
同 樣地,當我們看到其他人擁有我們所夢想的各種事物,如美好的家庭、住宅、工作和清楚的人生方向時,我們可能也會感到沮喪。例如,如果我們知道自己不會待在 一個支會或分會很久,我們可能會想:「何必自找麻煩來接受召喚呢?何必認識其他人呢?」那樣一來,我們或許還會參加教會,但卻不會從這樣的經驗中獲得一切 可能的益處。假如我們花費時間和精力,專注於自己所沒有擁有的事物,或許就無法真誠地感謝
我們確實擁有的事物。
就像我們一首聖詩中唱的:「現在周圍皆有事可做,眼前盡是大好機會。切莫任其消逝,或說『下次再做』,你當今日付諸行動。」2
當 我們「在這地方有長住的打算」,可能就會開始看見以前沒有認出的機會。我們也許也會看出,有些機會可能不會再次出現了。然後我們會想:「只要我在這裡,我 就要把握機會,盡我所能做到最好,並且選擇快樂。我要繼續對未來滿懷希望,但同時也要在此時此地做些好事。」因為踏水和真正的游泳是不同的。
最後的結果是,聖徒在湯普生沒有待很久。里曼‧柯普雷違背了要讓聖徒待在他土地上的諾言。主最後差遣這些聖
徒去到密蘇里,而由於他們住在那農場時確實已盡力做到最好,主也為此祝福了他們。
總 會會長團第二諮理迪特‧鄔希鐸會長說:「我們往往在事情發生的當下猶如置身深谷之中,唯有在未來登上山峰、回首來時路時,才能理解其中的原由。我們往往要 在經歷考驗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才會看出主的手一直在生活裡扶持著我們。生活裡最艱難的時刻,往往是奠定人格基礎的必要基石,能為我們未來的機會、理解力以 及幸福預備道路。」3
你們的心意不要回轉
當我們堅持要依照自己的時間表做事,而非信賴神的時間表時,有時候會惹上麻煩。
想想看,對於李海離開耶路撒冷這件事,在拉曼和雷米爾看來是什麼樣子。他們舒適的生活突然中斷了,只因李海說,他們一家必須逃走,因為耶路撒冷將被毀滅了。因此,他們進入了曠野。結果呢?
他們又必須迅速回去跟拉班拿銅頁片。在嚴酷的荒野長途跋涉後,結果居然是讓拉班偷了他們的寶物,而且還想要殺掉他們!如果是我也會很生氣!
更 有甚者,看到耶路撒冷完好如初,或許也加增了拉曼和雷米爾的怒氣。我不曉得他們是否覺得回去後會看到一個大坑正在冒煙,但我可以想像他們會這樣想:「耶路 撒冷不是會被毀滅嗎?我們為什麼要在曠野浪費時間,這裡的景況和平常完全一樣啊?」總之,這總總情況都導致了他們去擊打尼腓和賽姆(見尼腓一書 3:29)。
當事情並非盡如我們所想的發生時;當我們認為火柱移動速度都不夠快時;當我們環顧四周只看到一片農場時,我們或許也會氣餒得像拉曼和雷米爾一樣,以致於開始打擊自己的信心,並向主發洩我們的沮喪。
十二使徒的尼爾‧麥士維長老曾教導:「當我們很不應該地對全能之神的時間表示不耐煩時,我們其實是在暗示我們才知道什麼是最好的。我們這些手腕上帶著錶的,竟想向那位管理全宇宙時刻與年月的神提出忠告,這不是很奇怪嗎!」4
當然,生活並非總是一帆風順,我也不認識有哪個人,包括我自己在內,說他的生活都跟自己預想的一模一樣。但我也知道許多人會說儘管如此,他們還是滿意現在的生活,即使他們長大後沒有成為月亮上的消防員也一樣!
我們若樂觀而忠信地跟隨主來通過自己的荒野,就會有這樣正面的看法。有了這樣正面的看法後,我們有一天就會發現自己的荒野經歷其實並不像自己所想的那樣糟,甚至還可能會承認,那完全是值得的。
主對我們每個人說:「要繼續忍耐,直到你們成為完全。「你們的心意不要回轉;你們配稱後,在我認為適當的時候,你們將看到並知道」(教約67:13-14)。■ 作者現居美國猶他州
欲學習不論處境如何都能心懷感恩的方法,在本刊5月號或conference.lds.org見迪特‧鄔希鐸會長於4月總會大會的演講「在任何情況下都心懷感恩」。
註:
1.李察‧司考德,「祂活著」,2000年1月,利阿賀拿,第105頁。
2.「我可曾行善?」聖詩選輯,第135首。
3.迪特‧鄔希鐸會長,「繼續忍耐」,2004年5月,利阿賀拿,第58頁。
4.尼爾‧麥士維,「藉耶穌基督的贖罪而來的希望」,1999年1月,利阿賀拿,第73頁。
- Mar 21 Sat 2015 09:32
2014-08利阿賀拿 p42-p45 在這地方要有長住的打算 利阿賀拿 丹尼斯‧高恩特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