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都身懷天賦,但如果用會不會爬樹的能力來評判一隻魚,它會終其一生以為自己愚蠢。 ——愛因斯坦
Everyone is a genius. But if you judge a fish by its ability to climb a tree, it will spend its whole life believing it is stupid. 每個人都是天才。 但如果硬要以魚兒爬樹的本領,來評估它的能力,它這輩子都會覺得自己是條蠢魚。 - Albert Einstein愛因斯坦

【《莊子》:夏蟲不可語於冰】對於夏天的蟲子,無論你怎樣與它談論冬天的冰雪,它也不會明白。 同理,當我​​們總是責怪別人無法理解自己的時候,請靜下心,各人有各人的思維限制,思維不同,很難一致,所以,我們都是互相眼裡的夏蟲。 對生活多一點耐心,信心與堅持。 不要總是半途而廢。
db9a467cgw1eg3nsf1ja4j20he0io76j  
演戲這一行很難捉摸,不成功固然不快樂,成功也不代表快樂,因為演戲涉及精神上的創作,不是純粹的物質滿足。 尋求角色的過程很痛哭,像不斷摸索一個生命。 倘若真心、認真地演戲,必然不會快樂。 對我來說,演戲其實是檢視人生。 ——黎耀祥

200908 遠見雜誌 - 前進的動力:企業應該幫助員工找到天賦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5216.html
200908 遠見雜誌 - 前進的動力:企業應該幫助員工找到天賦 作者:楊瑪利、林讓均 出處:2009年8月號《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第278期
「在教育裡,『創造力』的重要性應該被視同『識字能力』!」一頭金髮的講者說完,台下齊聲鼓掌。
一段論述後,他又說:「大學教授,象徵著教育體系的傑出成果,但他們的身體看起來,似乎只是運輸腦袋的交通工具,不是嗎?」此時,台下已數不清是第幾次哄堂大笑。
此段2006年以幽默軟性批判教育的演講短片,至今仍在網路上熱播。這位身型高大、因小兒痲痺而走路有些顛簸的講者,就是肯.羅賓森(Ken Robinson)。
身為創造力教育、人類潛能開發專家的羅賓森,曾經擔任英國、新加坡等政府的官員或顧問,負責領導有關創造力教育、經濟文化的相關事務,也參與許多《財星》雜誌(Fortune)500大公司、各類組織的營運管理。目前從英國移居美國洛杉磯。
2003年,由於在藝術與教育領域貢獻卓著,英國女王授予羅賓森爵士身分。
羅賓森每次演講,總是能以獨特的幽默引動滿場歡笑與瘋狂掌聲,而今年他所出版的《讓天賦自由》(The Element),引起廣大迴響,還曾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除了英文原著,這本書也將被翻譯成12種語言。
羅賓森曾以創造力為題,出版過書籍。這次以「天賦」為主軸,令人好奇他怎麼看這個廣為人知卻複雜抽象的概念。
「天賦(Element),就是『天分』與『熱情』結合之處!」羅賓森說,前者是你天生擅長做什麼,後者則是你熱愛做什麼。
要能夠活出天賦,羅賓森則強調,還需要「態度」與「機會」。
他在書中一共舉了59位名人的生命故事,包括《歌劇魅影》編舞家吉莉安.林恩(Gillian Lynne)、《辛普森家庭》卡通原創者麥特.葛洛寧(Matt Groening)、「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以及知名女演員梅格.萊恩(Meg Ryan)。
 「這世界變遷太快,但我們的教育、組織,甚至心靈還囿限在過去的舊思惟中,這將對人類天賦造成多大的糟蹋!這本書正是呼籲我們要重新省視自身,而後才能面對未來!」《第三波》作者、趨勢專家艾文.托佛勒(Alvin Toffler)提醒《讓天賦自由》一書的重要性。
羅賓森在書中,也點出許多關於天賦的迷思,例如,「學校的好成績,不等於人生的好成績!」他也表示,企業應該幫助員工找到天賦,才能營造創意團隊。以下是羅賓森接受《遠見》專訪精華摘要:

找出門道,讓自己活出天賦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你最想透過這本書,告訴讀者哪些訊息?
羅賓森答(以下簡稱「答」):我相信每個人都擁有與生俱來的才華,這本書想引導大家去更瞭解何謂天賦,並且有能力去找到自己的獨特天賦。
在我看來,許多人並不知道自己的天賦所在,日復一日、無聊地工作,只是期待著週末的到來。但我也看到許多人,對所從事的工作充滿熱情,擁有非常豐富的想像力,總是在想著可以多做點什麼,即便別人阻止他們去做。他們就是這本書提到的、找到自己天賦的人。

問:通常人們是都會找到自己的天賦,還是大部分處於渾然不覺的狀態?
答:這很難去分辨,因為人們自我實踐的形式是不同的。而且,尋找天賦的過程是持續不斷的,人終其一生要不斷探索自己。有些人可能是某個領域的專業人士,但很難從外表看出來到底他是否真的樂在其中。

問:天賦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可以後天培養呢?
答:天賦具備兩個成份,一個是「天分」,就是你天生擅長做什麼事情;另一個是「熱情」,你熱愛做什麼。

例如,我在書中提到的數學家特倫斯.陶(Terence Tao),他從小對數學有天分,但我認為光是具有天分是不夠的,有些人可能對某些事沒有足夠的天分,但樂在其中。
要活在天賦的歸屬中,首先你要懂得享受你所喜歡的事物,如果是這樣,你終究會在這領域成為專家,並找到方法實踐長才。

實踐天賦,不靠運氣靠態度
問:多數人又是如何發現自己的天賦呢?
答:實踐天賦,另外兩個條件是「態度」與「機會」。就像剛過世的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他有很好的表演天分以及絕佳的熱情,而且還非常努力地在表演事業上精進,讓自己突破困難、找機會展現最好的一面。
    有趣的是,活出天賦的人通常會說自己很「幸運」。「幸運」是個很複雜的概念,通常指好運意外地、偶然地降臨,但我認為這些人的「態度」才是關鍵,是他們努力突破困境的正面態度,促成了可以實現天賦的好運。
    據我的觀察,這些人也很能創造並抓住「機會」,即便他們可能受到朋友、家庭、社會文化、成長環境等現實因素的打壓,使他們在實現天賦的過程中備感挫折,但仍然勇於追求夢想。
   「教育」也是影響人們是否找到天賦的關鍵因素。但我發現,通常教育會妨礙人們發現天賦。這也是為什麼我想寫這本書的原因。

因材施教,教育不能太制式
問:教育應該要幫助孩子發掘天賦才對,怎麼反而是阻礙呢?
答:不管是在美國或亞洲,我們的教育體制變得愈來制式化、充斥著各種考試,但教育應該要讓人們更有機會自我實現。

讓天賦自由-論壇 http://www.bookzone.com.tw/event/bpg001/page08.asp
羅賓森在書中,也點出許多關於天賦的迷思。例如,「學校的好成績,不等於人生的好成績!」也點出企業也應該幫助員工找到天賦,才能營造創意團隊。以下是羅賓森接受《遠見》專訪的精華摘要: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您最想透過這本書,告訴讀者哪些訊息?
羅賓森答,以下簡稱「答」:我相信每個人都擁有與生俱來的才華,這本書想引導大家去更瞭解何謂天賦,並且有能力去找到自己的獨特天賦。
在我看來,許多人並不知道自己的天賦所在,日復一日、無聊地工作,只是期待著週末的到來。但我也看到許多人,對所從事的工作充滿熱情,擁有非常豐富的想像力,總是在想著可以多做點什麼,即便別人阻止他們去做。他們就是這本書提到的、找到自己天賦的人。

問:通常人們是都會找到自己的天賦,還是大部分處於渾然不覺的狀態?
答:這很難去分辨,因為人們自我實踐的形式是不同的。而且,尋找天賦的過程是持續不斷的,人終其一生要不斷探索自己。有些人可能是某個領域的專業人士,但很難從外表看出來到底他是否真的樂在其中。

問:天賦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可以後天培養呢?
答:天賦具備兩個成份,一個是「天份」,就是你天生擅長做什麼事情;另一個是「熱情」,你熱愛做什麼。
例如,我在書中提到的數學家Terence Tao,他從小對數學有天份,但我認為光是具有天份是不夠的,有些人可能對某些事沒有足夠的天份,但他們樂在其中。
要活在天賦的歸屬中,首先你要懂得享受你所喜歡的事物,如果是這樣,你終究會在這領域成為專家,並找到方法實踐長才。

問:多數人又是如何發現自己的天賦呢?靠碰運氣、遇到貴人,還是環境的啟發?
答:實踐天賦,另外兩個條件是「態度」與「機會」。就像剛過世的Michael Jackson,他有很好的表演天份以及絕佳的熱情,而且還非常努力地在表演事業上精進,讓自己突破困難、找機會展現最好的一面。
有趣的是,活出天賦的人通常會說自己很「幸運」。「幸運」是個很複雜的概念,通常指好運意外地、偶然地降臨,但我認為這些人的「態度」才是關鍵,是他們努力突破困境的正面態度,促成了可以實現天賦的好運。
據我的觀察,這些人也很能創造並抓住「機會」,即便他們可能受到朋友、家庭、社會文化、成長環境等現實因素的打壓,使他們在實現天賦的過程中備感挫折,但仍然勇於追求夢想。
「教育」也是影響人們是否找到天賦的關鍵因素。但我發現,通常教育會妨礙人們發現天賦。這也是為什麼我想寫這本書的原因。

問:教育應該要幫助孩子發掘天賦才對,怎麼反而是阻礙呢?
答:不管是在美國或亞洲,我們的教育體制變得愈來制式化、充斥著各種考試,但教育應該要讓人們更有機會自我實現。
現在的教育觀念仍停留在:讓孩子在學校得到好成績,一路唸好學校,然後取得好學歷,就會找到安穩的好工作,但這樣的教育根本無法跟上時代腳步。
目前全球化的趨勢讓世界面臨許多挑戰,例如資訊科技、人口結構、劇烈氣候、產業生態都不一樣了,現在需求的是懂得彈性變通、創新思考的人才,但學校都不?這些。
現在已經出現學歷愈來愈高,但也愈多高學歷的人找不到工作,美國就有愈來愈多失業的博士。
美國的輟學率也愈來愈高,許多孩子在學校與家庭中承受過多的壓力。教育系統的根本思維方式已經到了轉變的時候了,應該緊密結合全球政經社會的脈動,讓孩子更有能力去掌握資訊、回應世界的變局。許多的教育系統甚至落後這個時代50年。

問:一般而言,企業與組織該如何發掘員工的天賦長才呢?
答:首先要給足夠的機會。我曾擔任過ㄧ家密西根樂器工廠的顧問。一開始我問員工們,有多少人喜愛音樂、會玩樂器?結果比例不超過三成。因此我就鼓勵企業讓員工喜愛音樂、能玩樂器,一年後我去看他們,公司已成立了樂隊讓員工有機會學習,音樂也變成公司的文化,不只只是製造樂器的公司了。
我的下一本書,就計畫寫實踐篇,探討企業如何發掘員工天賦;而讓員工活出天賦,又會如何幫助企業組織的發展?

問:你書中提出四個活出天賦的要件:天賦、熱情、態度與機會,這四個關鍵字,在實踐上有先後順序嗎?
答:沒有,這因人而異。如果一個人對一件事不但有天份,還充滿熱情,那自然就會活在「天賦」之中。例如對數學有天賦的人,通常不僅只有天份,還非常熱愛數學,甚至沒有別的事能讓他放輕鬆,就只有數學。
通常影響一個人是否活出天賦的關鍵是,遇到「良師益友」(mentor)。
他們可能是你的老師、父母或朋友,他們會鼓勵你、幫助你,而且經常會在你的家人、你自己之前,就發現了你的天賦,並且把你帶往下一步。
如果沒有良師益友,你可能會忽視自己的才華,或者耗費很多時間去尋找、確認自己的天賦。

問:那些活出天賦的人們,有沒有什麼共通點,例如人格特質、態度、耐挫力等?
答:他們通常擁有「永不放棄」的精神!那些我在書中提到的、具有天賦的人,人生態度都比較正面積極,勇於去冒險,並承擔批評。在追尋天賦的過程,會遭遇到很多挫折,因此我在書中也專章討論「尋找社群伙伴」(finding your tribe)的重要性,你必須要有一個志趣相投的社群,去分享實踐天賦過程中的疑難雜症。這很重要,因為你在這樣的群體當中會有歸屬感,會發現原來自己不孤單,從中獲得啟發與鼓舞。
而這在過程中,也許家人朋友等親近人士會潑你冷水,不認同你的選擇。在我書中有個例子,她是後來成為知名作家的Arianna Huffington,她甚至離開希臘家鄉去追求夢想。所以這些人,其實很願意為了夢想去冒險,不放棄任何實踐天賦的機會。

問: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尋找天賦?
答:在幫孩子之前,父母也許應該先讓自己活出天賦(笑)。
首先,要很有耐心地去觀察孩子,看看孩子特別著迷於哪些事物,這也許就是尋找天賦的線索。例如,美國奧運金牌體操選手Bart Conner,他從小就喜歡用手撐在地上走路,他媽媽觀察到他這樣的才能,鼓勵他去練體操,換做別的父母可能就阻止Conner玩這種無厘頭遊戲,要他趕快去做功課。
像全球知名卡通「辛普森家庭」的原創畫家Matt Groening,小時候喜愛一邊做功課,一邊畫點卡通;披頭四成員Paul McCartney則花大把時間在聽音樂、寫作詞曲;數學奇才Terence Tao從小熱衷於解答數學謎題。我的意思是說,你只要肯花時間留心觀察,孩子的所作所為就會釋出訊息,告訴你他的天賦何在。
我自己有兩個孩子。身為父母,放任孩子發展興趣的確有些難度,因為父母總是會想說孩子有其他重要的事物要學習。但重點是,不要阻止孩子去做他喜愛的事情,特別是做這些事可以讓他覺得很有成就感時。
我在書中一開始提到的Gillian Lynne,她後來成為全球知名舞者與編舞家,但她小時候曾因老在課堂上坐立難安,無法融入同儕,而被懷疑需要特殊治療,其實她只是需要跳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鳳翎 精靈花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