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4-02 利阿賀拿 諾曼·希爾 忠信地老去 安可!安可!終生的學習 p36-p39 https://www.churchofjesuschrist.org/study/liahona/2024/02/17-encore-encore-a-lifetime-of-learning?lang=zho
2024-02 利阿賀拿 諾曼·希爾 忠信地老去 安可!安可!終生的學習 p36-p39.png

2024-02 利阿賀拿 諾曼·希爾 忠信地老去 安可!安可!終生的學習 p36-p39
終生學習是不斷持續,且令人充實愉快的事。我們永遠不會老到無法學會新技能、發展才能,或追求新的嗜好。我們在今生所獲得的學習,將永遠使我們受益(見教義和聖約130:18-19)。
馬大·派威將子女養育成人後,參與楊百翰大學全球教育途徑的課程,接著開創了一份線上事業。
照片由馬大·派威惠予提供
「有些人很驚訝地發現,我在人生的下半輩子開創了一份線上事業,」馬大·派威說,「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有些朋友對我說:『一個只有打工經驗的薩摩亞婦女,怎麼會懂得行銷?』」
派威姊妹喜歡告訴人,學習是沒有年齡限制的。此外,現在在家工作和她之前在紐西蘭作家務清潔相比,不但收入更多,工作環境也更好。創業很困難,但是她一路邊做邊學,也願意在需要時向別人請求幫助。她說:「楊百翰大學全球教育途徑也讓我有自信去嘗試新的事物。」
身為律師的吉姆·伊文斯自退休後,開始嘗試新活動。他不僅開始動手美化自家庭院的景觀,還美化他許多孩子的庭院。他回憶道:「我想過要留下什麼給孩子作為傳承。我妻子過世時,我想到這是我能為他們做的事。我不是動一動石頭而已,而是研究了園藝設計,並嘗試不同的作法。我的孫子女來訪,或我去看望他們的時候,我們不光是聊天,還一起研究不同的景觀設計,一同合作。」
蘿莉·泰瑞小時候一直想彈鋼琴,但不知怎麼地,她的姊姊上過鋼琴課,她卻沒有。所以她退休後開始學鋼琴。她說:「就像其他任何事情一樣,這需要多加練習,和樂意去學習的心。」僅僅過了兩年,她便在教會為獨唱者伴奏,也能自得其樂地彈琴。「並非每件事都得做到像正式演出那樣,」她說道,「有時最好的聽眾就是你自己。」
1978年4月,時任總會慈助會會長的芭芭拉·斯密姊妹,在總會大會上演講,談到一位63歲退休的男士,不確定自己在沒有全職工作的情況下,還能做什麼。在那個時候,她說:「他沒有職業,沒有嗜好,沒有特別的興趣,也沒有對未來的計畫。」她繼續說道:「他只得為自己找到新生活,或過著單調乏味的生活然後死去。令人難過的是,不久之後,他真的死了。」1
相較之下,羅伯特·白克曼長老在他最後一次的總會大會演講,談到他身為榮譽退休總會持有權柄人員的新身分時,則截然不同。他說他不想和某些退休人士一樣,得到的評價是:「他在七十歲時早就死了,只是到了八十五歲才埋葬。」相反地,他想要繼續成長、學習,甚至培養更多的技能和興趣。

白克曼長老接著問,「要怎麼做?」時,這樣回答了那個重要的問題:
「縱觀新約聖經,只有一節經文描寫救主由十二歲,到祂開始在世上傳道之前,這一段期間內的生活情形。我經常用那節經文對青少年演講,我想這節經文對其他的人也適用,尤其是對那些已退休的人。路加寫道:『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路加福音2:52)。」2
泰福·彭蓀會長(1899-1994)鼓勵我們,不論個人的年齡為何,都應當從事這同樣類型的學習和成長。他對較年長的成員說:「我們希望你們的日子過得充實,常常想到如何為其他……人服務。……年長的人在各方面大多較練達,因為當你們幫助他人時,你們豐富的智慧和經驗能夠不停地擴張及增加。」彭蓀會長接著引用摩爾門經的一句話:「因〔神〕所賜的豐富慈愛與祝福而每天生活在感恩中」(阿爾瑪書34:38)。3
這樣的慈愛和祝福,來自懷著希望、夢想和計畫,放眼未來。身為後期聖徒,我們相信永恆的進步,這包括在今生獲得新的技能和培養新的才能,而不只是在來生。事實上,這樣的個人發展和前瞻未來,可能就是長壽的關鍵。4

在工作台前的男人
退休後,派特森弟兄和派特森姊妹重回校園學習新的技能:槍械製造和木工。
照片由派特森夫婦惠予提供
嘉里·派特森在擔任醫生和軍官40年後,在一次阿富汗的例行任務中受傷。他不得不以陸軍傷殘退休方案退伍之後,開始尋找可以做的事。他和妻子琳達無法滿足於僅用散步和釣魚來打發時間,於是兩人重回校園,到當地的一所社區大學修課。
「我在高中上過手工藝課,但之後就再也沒有接受其他職業訓練,」他解釋道,「儘管如此,我決定學習槍械製造。我喜歡當醫生去醫治別人,於是我心想,學會如何修理需要精密機械加工的東西,會讓我在心智上保持積極活潑。開始去做一件全然新奇、完全不同領域的事,遠比我原先想像的還要困難。」但現在他71歲,在完成所有必修課程,並取得必要的執照後,他的生意已經好到供不應求。他還雇用了一位學徒來分擔他的工作量,同時學習這一行的技術。

做木工的婦女
照片由派特森夫婦惠予提供
在丈夫修課的同時,琳達也在社區大學裡修讀其他課程。他們的六個孩子已長大成人,她現在有時間去追求她對木工和傢俱設計的興趣。「我是唯一的婦女,也是班上最年長的,年紀比其他同學都大的多,但這無法阻止我,」她說,「有些專案我花了比其他同學更長的時間才完成,但我沒有放棄。」經過兩年的訓練後,她現在會為家人和其他人,依個人需求製作櫃子。「現在,我可以幫助孩子們整修他們的廚房,也可以幫助社區居民,對他們的房屋整修計畫給予一點幫助。」
派蒂·莫瑞也不打算讓年紀阻礙自己從事新的事物。由於需要貼補家中收入,她待孩子長大後重回校園,目標是成為一名護士。幾年後,她從護理學校畢業,現在正從事她一直想做的事。「我高中時沒有好好讀書,所以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完成護理師的必要條件,」她說,「我花了六年的時間,在白天打掃房子和看護的工作之間,擠出時間修課,才完成我的學位。除了時間以外,這也需要毅力、耐心、他人的支持,以及許許多多的祝福。」
雖然我們每個人或許不會都去創業、學習彈琴或從事景觀設計,但我們可以學的事,或如何運用人生晚年常有的閒暇時間來自我拓展,是沒有限制的。
我們一直在學習新的事,但或許不是新的技能。當我們年歲漸長,可能會覺得自己無法再成為一個初學者,認為時間和機會已經從身邊流逝了。但其實並沒有。只要我們願意嘗試,一個學習、冒險和達成目標的新世界正等著我們。
那些認為年紀只是數字而不是障礙的人,會找到更大的幸福,與孫子女和鄰人更加緊密連結,樂於有機會像救主一樣,在祂的一生中「周流四方,行善事」(使徒行傳10:38)。■

成長為你的生活增添熱情
「弟兄姊妹們,無論你是三十歲或七十歲,都要持續不斷成長。各位勤奮去這麼做的話,日子一定會過得比你們想像得更快,不過也會充滿甜蜜美好的熱情,讓你們的生活添加滋味,給你們的教導帶來力量。」
總會會長的教訓:戈登·興格萊(2016),第246頁。

作者是楊百翰大學培勒社會影響中心的兼職副教授
1.參閱芭芭拉·斯密,「年老的時候」,1978年10月,聖徒之聲,第122頁。
2.參閱羅伯特·白克曼,「黃金歲月」,1993年1月,聖徒之聲,第11頁。
3.泰福·彭蓀,「致年長的教友」,1990年1月,聖徒之聲,第3,5頁。
4.See David Shultz, “Cheer Up! Optimists Live Longer,” Science, Aug. 26, 2019, science.or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鳳翎 精靈花園 的頭像
    鳳翎 精靈花園

    鳳翎 精靈花園

    鳳翎 精靈花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