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3-25-28 聖徒之聲 十二使徒議會孟蓀多馬長老 如何有效的溝通
有效的溝通通當包括三點;清楚,簡明,肯定(人事地物時)
1、我們要把話說得清楚。(言之有物,可舉例說明)
2、我們要使我們的呈現簡明。(言簡意賅,千言不及一畫)
3、我們必須肯定我們所教導的是什麼,以觀察對方所學習到的是什麼。(見解一致)
4、我們應該傳達我們的愛和關心,因為詞不達意之處,情感可以溝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當救主命令,「你們要去,教導萬民。」(馬太福音28:19)時,有效溝通的重大責任就付諸實行。自從福音在這時代復興之後,已用去億萬金錢,數不盡的那麼多小時的時間及持久的精力,把這大喜的信息向眾民傳播。
我們作為一個教會,為著有效溝通消息起見,已經舉辦了「德撒律新聞週報」「進步時代」及教會其他雜誌,還有無線電、電視及其他短波傳播設備等。
當我們想及以個人為對象時,要達到和策動每一個人的責任,更形巨大。讓我們考慮一下,當我們沒有達到我們的目的的時的後果是怎樣。下面這段剪報來自德撒律新聞週報:「少年得『生』……拉斯維加斯訊:一年僅十六之少年,於星期一認罪謀殺三名銀行雇員後,被判三項連續的終身監禁。該少年被判於拉斯維加斯的一椿三萬五千元銀行勢案中,鎗射該銀行經理及兩名出納員至死。」
這個被判刑的少年,是一名在八歲時受洗的教友,他曾參加主日學和兒童會,也持有亞倫聖職。當他的主教讀到報章上這件謀殺案時,憂傷的計嘅嘆說:「我們在甚麼地方沒有了解他?沒有能跟他溝通?」
溝通並不是簡單的說和聽。世界歷史上,從未有這麼多的人,知道世界上正在發生這麼多的事,而且認識清楚。溝通的意思是互相通問,分享彼此的見解和感覺。這個英文字源自拉丁文「分享」,所以溝通的意思,就是「分享某些事或傳達所分享的某事的行動」。
有人給予溝通的定義是「曉諭和勸誘他人的技術」。善於溝通的才能不是與生俱來的,我們要去學習和贏取,常常是經過困難過程才得到的。
當我們向惡勢力宣戰,並且努力幫助教友們遵行福音原則的生活時,我們有了溝通的難題。
也許我們從救主也曾有溝通的困難這件事實,感到多少慰藉;雖然祂對人們有極大的了解,也不免仍有這困難。有一次,耶穌從一艘船上,向齊集岸邊的許多人講道。當時,祂曾引用撒種的比喻。祂講完得,門徒問祂:「對眾人講話,為甚麼用比喻呢?」祂回答他們:「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馬上福音13:10-11)
然後祂又說,這些人的耳朶發沉眼睛閉著。救主對門徒說:「但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看見了。你的耳朶也是有福的,因為聽見了。」(馬太福音13:16)然後祂又繼續講道,還說了其他幾個比喻。
也許眾門徒慚愧,不敢再打斷耶穌的話,因為祂已告訴他們,天國的奧秘已給他們知道。但眾人散去後,「他的門徒進前來說,請把……比喻講給我們聽。」(馬太福音13:36)
既然主為著有敦的溝通,也必須再次重覆講解;那麼,我們若在初次講述時,沒有做到有效的溝通,也不必失望。
有效的溝通對於有 效的策動是不可缺少的。首先,作領袖的要教育自己,培養熱忱,使他在決心教導(溝通)的技術上做到盡善盡美。然後,他就要把情緒集中在對方身上,直至後者能分享該項情緒為止。這就是最有效的策動過程。
有效的溝通通當包括三點;清楚,簡明,肯定
1、我們要把話說得清楚。清楚的第一條規則就是有一個訂定好的目標和目的──知道我們所希望藉著溝通而做到的事。除非我們自己認清我們的目標,不則聽者很難會明白而接受。
另外一個好辦法,就是利用舉例來解釋清楚。因為各人對詞句字眼的意義或有不同的了解,所以最好就是舉實際的例子,有益於加强其清楚性。
一種例子是用言語和動作來作比喻。耶穌幾乎在每一次教導中,都利用比喻。因為他常常使用這種教導法,傳道人就記錄著:「若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講。」(馬可福音4:34)
耶穌說祂在教導中所用比喻,是根據聽者的信心和智能,來灌輸宗教的真理。對於一些沒受教育的人,比喻是有趣的故事,也具教育價值。對於具靈性的人,灌輸更多,包括天國的奧秘或神秘。所以,比喻對於頭腦簡單的和受過教育的人,都同樣適合。它能誘教眾人,從普通事物中發掘神的真理。跟比喻差不多的,就是救主常用來闡明見解的比較法。如:
「……使一個人毁滅,比使一個民族在不信中衰落而毁滅要好得多。」(尼腓一書4:13)
「讓你們的光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5:16)
「……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馬太福音7:20)
用故事舉例能使教導的意義更清楚明白。人很容易置身於故事中活生生的人物和經驗中。救主常常應用這種技巧。在寡婦的小錢的故事中,祂闡明了真正施與的教訓:「……這寡婦所投的比眾人還多,因為眾人都是自己有餘,拿出來投在捐項裏;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他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路加福音21:3-4)
真人實事的故事,是加强清楚性的最好工具。
另外一種包括言語和行動的舉例,便是示範。在教導有多少機械性的技巧方面,則特別有助益。適合應用示範的場合,包括有效的使用視覺輔助教材,體育技能,或實際領導一次分會聖職行政人員委員會的典型聚會以示範。
古語說,「千言不及一畫」。許多例子可支持這見解,如一幅畫是:祈禱的雙手,母與子等。
實物也能加强信息的清楚性。這些實物可以是來自週遭環境中,或日常衣著,或講者特別準備的一件東西等。
2、我們要使我們的呈現簡明。意思就是只用很少的話來表達,花在溝通一個見解所需的時間長短不一,主要在乎事件的複雜性和聽眾的預有知識。
但是,若每一個字,每一句話,每一段,都是有意義的和中肯的,就更有助於講道。
作簡明表達的要點如下:
①研究,發掘,直到你確知你已掌握值得表達的資料。
②思潮來臨時,立刻寫在紙上,別理會文筆或潤飾。
③將各點意見作邏輯性的先後排列。有些人寧可把資料根據方式而排列好,如:要點、理由,舉例,要點。
④捨棄不適用的題外的意見、舉例及幽默等,否則就難於集中全部注意。有些人甚至還引用毫無肅敬之意的趣味資料。
⑤當整個組織舞台完成後,把每一句話減少至最需要的幾個字。
⑥最後,熟記準備好的資料,以利便表達。
3、我們必須肯定我們所教導的是什麼,以觀察對方所學習到的是什麼。斷章取義,誤釋意見,或言詞的錯誤意義,都會引起誤解。所以,要緊的是,應有一個核查覆驗的方法,以糾正可能有的誤解。有一位勞資調解人,他發現一個最有效的次靜忿恕的勞資爭執的方法,就是勞方代表要先把資方代表的意見解釋一遍,直到資方代表滿意之後,他才可以發表他所代表的勞方的意見。反過來資方代表也要這樣作。
我們最好是跟從班傑明王和他的人民的榜樣:「當班傑明王對他人民這樣說了後,就派人到他們中間去,急欲知道他的人民是否相信他們所講的話。
「他們同聲喊著,說:是的,我們相信你對我們所講的一切話;我們也知道這些話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因為全能之主的靈已在我們的裏面,或是我們的心中,作成了極大的改變,我們已不再有作惡的意向,祇想不斷地為善。」(摩賽亞書5:1-2)
主藉著祂的先知們,已經賜示溝通技能的重要性。祂也重視靈性必需是有效溝通的一部份。
我們應該坦誠,因為我們是與寶貴的靈打交道;神的國度中絕對沒有虛偽和欺詐。保羅勸促教友們應「以愛心說誠實話」(以弗所書4:15)而溝通。
4、我們應該傳達我們的愛和關心,因為詞不達意之處,情感可以溝通。「藉著你虔誠的祈禱,將賜予你靈性;如果你沒獲靈性,你不能教導。」(教約42:14)
當摩西蒙召喚帶領以色列民脫離束縛時,他意識到自己不是個善言或善溝通的人的弱點。然而,他有主的靈與他同在。主予亞倫為他的代言人。祂沒有把領導權交給亞倫,那是派給摩西的責任,因為摩西具有完成這工作所必需的領袖才幹。(出埃及記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