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一奉獻 甘賓塞會長的言論選集
擷取至福音研究所課本「傳教士準備課程」P.113~114
什一奉獻的原則是貧窮的救星
解決貧窮問題的良方就在以賽亞書第58章以及瑪拉基書第3章:「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我聽見有些人懷著傲慢、懷疑和不信的態度問道:「經文怎麼可能解決窮困的問題呢?」我要繼續引用經文:「萬軍之耶和華說:……,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瑪拉基書3:10)
對!走過貧窮的印度、巴基斯坦、國內大城或是情勢不利的國家後,我們發現,我們需要的正是──打開天上的窗戶。
世人顯然是提供不了解決途徑的,何不現在就試試上天呢?主應許我們要開天上的窗戶。
聽聽人口專家們談到、寫到的人口爆炸現象──這些人自以為聰明──想要減少世上的人口,好讓留下的少數人能樂享榮華富貴,卻不讓主的所有兒女來到世上,獲得身體、塵世生活以及大地上的好東西……
我去過利馬(秘魯首都)。 當地有許多報社人員在道部裡著我採訪。他們所提的問題大都相當不錯,題目問得好,回答也令他們相當滿意。他們大多作了筆記,離去的時候也彷彿都相當滿意。 不過當中有一位新進且充滿幹勁的記者留下來繼續提問題。這會兒他的問題都繞著多重婚、種族主義、貧窮及戰爭等主題打轉。我試著針對他這些語帶諷刺的問題提 出有意義、有風度的答案……
他語帶輕蔑地問我:「摩爾門」教會為什麼解決不了這世間的貧窮問題。我面對著他說了下面這番話:
先生!您這是什麼問題?您可知道貧窮的成因、發生的階層及發展的 範圍?我在貴國到處拜訪,可以說從海邊走到了山巔,甚至登上了你們望而生畏的霍斯坎南峰。我到過你們的金器博物館,也走進你們那些金碧輝煌的大教堂。我看 見你們高山的居還過相當原始、簡陃的生活,住髒亂的木板屋中,缺乏食物,不見任何高級品。而在貴國的大都市裡,我見到了華廈與皇宮,但也見到許多以紙板、 鐵皮和紙箱搭建的房舍,我還在貴國內地及山區內見到骨瘦如柴的印地安居民。我見到你們的教堂裡有著金銀打造的祭壇,也見到這些教堂外冰冷的地皮上躺著乞 丐,伸出骨瘦嶙峋的手臂,向前來觀光或崇拜的人彎著雙手向他們乞討。現在你竟然問我貧窮的問題。我走過安地斯山脈,為那些還在受迫害、虐待、忽視而貧困不 堪的印地安人掉下了眼淚。他的身上背著重物,肩上扛著貨品到市場,去也背著買到的物品回家。當這些人進了你們的都市,我看見他們遭人冷落、漠視、無人接 納。印地安人已經在貴國生存了四百年,這些人在過去四百年來確實是遭人奴役。許許多多世代以來,他們只是一群努力求餬口的人罷了。四百年來,他們就像以色 列的兒女一樣,處處受到不平奴役的待遇伴著揮之不去的貧窮的,還有著許許多多世代的無知與迷信、饑餓、病疫與天災,而現在你卻跟我談貧窮、困頓、苦難和匱 乏?
印地安人已經在貴國生存了四百年;他們的道德觀改進了嗎?迷信的 風氣消退了嗎?文化更富內涵了嗎?他們的理想提高了嗎?他們的企圖心燃起了嗎?他們的生產能力增進了嗎?他們的信心加強了嗎?貴國為他們做了些什麼?比起 四百年前你們入侵的時候,今天這些安地斯山居民的景況又改善了多少?……
希望你能來你所抨擊的摩爾門教總部看看。我想你在鹽湖城是看不到任何一個乞丐的,也看不到挨餓的人,或無衣蔽體、流離失所的人,就算,有也是微乎其微。那沒有你想像貧民窟。
他收起了自己的紙和筆。
留言列表